王大通、丁志成、刘远辉、杜娟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摘要:诚信评价体系通过全方位、多环节、客观化、公开化、自动化评价,真正实现了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无缝衔接和良性联动。本文介绍了施工、监理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覆盖建筑工地和建筑业企业,贯穿招标投标、质量安全、合同履约、工程款拖欠治理等整个施工周期,转变了企业过去“重经营、轻管理”的经营思想和方式,使企业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树立企业的口碑和良好形象,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诚信评价;质量安全;施工;监理
0引言
2009年以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不断完善建筑行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在全国首创了以施工现场与招投标市场“两场”联动和自动评分系统为基本特征的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该诚信评价体系通过全方位、多环节、客观化、公开化、自动化评价,让诚信评价机制透明运行,充分发挥多方监督效能,真正实现了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无缝衔接和良性联动,有利于引导建筑业企业注重标后管理,对促进建筑业发展和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1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运行特点
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市场主体的市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工期、保障工人权益等行为,并按照已经制定好的量化标准进行综合评分,每天在专项信息系统汇总后,根据总评分排出企业诚信综合日排名榜并上网公布。同时,企业诚信综合得分将直接应用到工程招投标活动的评标、择优、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等环节中,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联动,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诚信综合评价制度坚持多元化、客观化、公开化、自动化评价机制,主要有以下6个特点:
1.1全范围评价,形成监管合力
诚信评价主体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扩大到包括税务、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及建设单位等各相关部门;诚信评价范围由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扩大到对勘察、设计、监理、预拌商品混凝土、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劳务分包等其他市场主体和中介服务机构;评价环节由对施工、监理企业的评价扩大到对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企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劳务企业班组长的评价。通过建立全范围、多专业、各环节的诚信评价体系,使市场各方主体既形成监管合力,又能够彼此制约,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信用环境,避免“一家说了算”情形的出现,从源头上预防个人独断专行,加强被评价主体和全社会对评价行为的监督,使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
1.2多角度评价,确保数据全面
建筑行业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包含了四方面的评价。第一是市场行为评价,主体是市场方,也就是投标企业自身的市场行为表现,评价权重30%。第二是质量安全评价,主体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部门,评价权重50%。、第三是履约评价,主体是建设单位,评价权重10%[1]。第四是其他评价,主体是相应管理部门,评价权重10%。上述多角度、多方面且权重平衡分摊的评价,从制度上分散、减少了评价主体的廉政风险点,企业的评价得分不是单一方面的评价主体决定,从而避免了对企业的片面评价。极大增加了企业“走关系”的难度和成本,促使企业从内部管理现代化、施工工艺创新、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劳务工人专业化、产业化等方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1.3客观化评价,减少人为影响
为保证评价内容能够落实,诚信评价体系拥有一套操作性强的量化标准,形成了目前比较合理、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按章办事。根据标准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压缩了自由裁量空间,体现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
1.4公开化评价,杜绝权利寻租
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实行完全公开化,评价标准、评价行为和结果曝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公开征求各方意见,拒绝闭门造车;标准对外公布,一视同仁,不存偏袒;评价主体按照公开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通过诚信评价系统在网上对外公开。
1.5自动化评价,避免人为操纵
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依托计算机系统对各部分的评价分数按既定的标准进行计算,实现各部分每日一评,每日一算,每日即时公布得分与排名。其中,质量安全评价内容通过科技手段建立了自动评分系统,此系统依托 “监督管理系统”、“混凝土追踪系统”、“检测监管系统”、“深基坑和地下工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筑起重设备实时监控系统”及 “现场考勤定位系统”、“现场诚信评价资料上传模块”等子系统运行,通过自动采集施工监理企业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的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结果管理中的质量安全数据,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的自动评分,减少了人为失误,提高了效率,也限制了企业通过“买通、串通”评价人员获得高分,有效预防了腐败的产生。
1.6两场联动,促使企业注重标后管理
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制度通过对施工、监理等企业的诚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名,将施工、监理企业工地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和绿色施工的情况与市场的招投标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现场和市场的“两场联动”。现场质量安全和绿色施工管理在整个诚信评价体系中占比50%,促使了企业增加工程现场管理意识,推动了工地现场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积极开展以“四节一环保”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施工。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信誉良好、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表现好的企业中标,有利于引导建筑业企业注重标后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格局,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2]。
2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创新和突破
2.1创新市场监管模式
将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应用到招投标活动中实现了市场监管的革命性飞跃。引导建筑企业依靠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来赢取市场,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遏制企业商业腐败行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最终向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创新性,使这项制度成为领先全国的建筑行业管理新制度。
1)开创了以市场手段治理建筑业的崭新管理模式。建立建筑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是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着眼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建筑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引导投标企业不仅要重视业绩,还要重视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2013年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自动评分系统,通过自动采集施工、监理企业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的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结果管理中的质量安全及绿色施工数据,实现对现场诚信评价的自动评分。截至目前,系统覆盖全市1600多个在建工程项目、1500多家施工企业、160多家监理企业、1400多家专业分包企业、18个质量安全监督机构、76个检测机构、161家混凝土搅拌站和49家监测机构,每天登陆超过5000人次。通过实施评价数据采集的客观化和标准化,降低了在评价过程中因主观因素造成成的各种矛盾,有效地提高了诚信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相关企业通过应用评价系统,可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量化科学管理水平,落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如重大危险源的专家双确认等制度,从而突破市场机制的瓶颈,使市场机制更畅顺运转。
2)找到破解招投标市场顽疾的“钥匙”。诚信评价体系将施工现场与招标市场有效对接,突破了过去企业在招投标中以经济报价为单一核心竞争的招标模式,实现了从过去只注重于商务经济报价竞争向依靠企业实力竞争转变这一重大课题,基本形成了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如诚信综合评价排名在300名以后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排名在50名以后的监理企业,将不能成为财政性投资项目占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的预选承包商。
本体系研究设计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开展诚信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分依据。其设计了一套合理、适合主管单位监管工程需要的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涵盖了工程质量、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主观行为、管理过程、现场结果,系统根据指标每天动态采集各个业务系统的质量安全分,评价客观、公平、公正,动态、真实地反应了工程质量安全情况。
2.3创新并建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本系统所有的诚信评价数据均来源于与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息息相关的十大业务系统:混凝土质量追踪及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地下工程和深基坑监测预警系统、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系统、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系统、安全教育培训考试系统、施工现场人员考勤系统及建筑业管理系统。该十大系统涵盖了广州市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各系统与诚信评价系统无缝对接,数据自动传输、充分共享,为诚信评价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从源头上保证了诚信评价数据的真实、客观、公正。
诚信平台通过接口从广州市城乡建设信息中心的建筑业管理系统中获取工程数据,然后把工程信息下发到各个业务系统,实现了各个业务系统的工程名称、工程编码等信息的统一,诚信平台通过WebService接口,无需做任何格式、内容上的转换,诚信平台自动直接根据评分规则进行计算,实现了诚信平台与各个业务系统的统一协调。
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分工作由“自动评分系统”完成,自动评分系统依托广州市住建委的“监督管理系统”、“混凝土追踪系统”、“检测监管系统”、“深基坑和地下工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筑起重设备实时监控系统”及 “现场考勤定位系统”、“现场诚信评价资料上传模块”等子系统运行。诚信平台与业务系统无缝对接,替换监督员现场评分和人工录入分数的模式,通过自动采集施工监理企业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的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结果管理中的质量安全数据,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的自动评分,保证了工程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评分数据的客观、真实性,评分过程公平、公正性。
诚信平台获取业务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输出所需的计算结果,解决了根据大量信息或海量信息进行计算的问题,简化了复杂的评分规则,使问题变得简单,系统更容易维护。
2.6创新建立绿色评价体系
调整评价标准,创造性地增加绿色施工内容,将绿色施工纳入诚信综合评价体系。为加强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工作,有效推广绿色施工和环保管理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全市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的管理意识,首次在质量安全管理评价中增加施工、监理企业对项目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评价权重设置为25%,突出体现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3综合诚信评价体系应用取得的成果
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取得三个重大的成果,介绍如下:
3.1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推动建筑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改革
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在招投标市场上应用的第一个成果,用市场上流行的说法就是“诚信综合评价得分低、排名靠后的企业中不了标”。当前,应用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预期取得的第一阶段成果已经初露端倪。市场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标志着多年来的招标投标做法彻底改变,如果还是将大部分精力去研究标的报价值,去围标串标,而忽视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最终将直接导致企业诚信扣分,得分低的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并被淘汰。这些企业已经转变观念,转向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实力、打造企业品牌、赢得良好的市场声誉来提高在招投标市场的竞争力[3]。
综合评价体系的实施,使大多数企业认识到只有对所有在建项目的各个方面均衡投入、全面发展,才能取得好的评价、获得诚信评价高分,自觉融入诚信评价体系,“管不好现场、得不到市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企业更加重视遵纪守法、忠实履行合同;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更加注重树立企业的口碑和良好形象。
3.2提升招投标市场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
诚信综合评价体系中市场行为评价对弄虚作假参与招投标活动、围标串标等行为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并扣诚信分,对规范投标人的行为起了很大促进作用。通过对实施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前后受理反映招标人资格预审不公正、投标人在投标报名资料中弄虚作假、评标过程不公平等问题的投诉数量对比,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投诉量同比下降,一定程度上说明诚信评价体系的实施,对进一步规范企业招投标市场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在招投标市场上应用的第二个成果,用市场上流行的说法就是“诚信综合评价得分高的企业不用围标”。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打压围标串标违法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两场联动”,使得综合评价优良的企业中标机会大大增加,即使得分不高的企业抱成团围标,也无法对诚信好的企业构成威胁。这体现了综合评价体系及成果应用是破解围标串标难题的钥匙。市场普遍反映是“自从加入诚信分评标以来,无论是资格预审或后审,都无法围标串标了”,现在广州建设市场上,围标情况越来越少,综合评价体系对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3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通过采集企业施工现场的行为、过程、结果数据进行评分,促使各个企业努力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时采集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的基础数据,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施工质量水平。
推行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在招投标市场的应用的第三个成果是:企业的诚信水平提高,有利于确保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一是完成了从注重投标到注重现场的转变,即从“重市场经营”转变为“重现场管理”。二是完成了从注重局部到注重全局的转变。综合评价体系覆盖广州所有工程项目,企业必须对所有在建项目都要均衡投入,全面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拖后腿”项目,才能取得高分。三是完成了从注重眼前到注重长远的转变。即诚信评价实行每日一评,促使企业一天也不能放松,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树立更长久的口碑。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引导企业树立了诚信意识,更加重视社会信用评价。促使其在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现场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上落实好企业应负的责任。同时,诚信综合评价制度的建立,约束了企业不敢以身试法,因为违法犯错的企业将没有再一次犯错的机会。
4、后续建设
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离不开企业、人员、项目数据库的建设。广州将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数据库建设,升级改造广州市诚信评价数据标准,确保其与国家、省、市数据的无缝对接,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监管目标[4]。
4.1升级改造数据标准
升级改造广州市现有的诚信评价体系数据标准和应用软件,研发数据接口软件,实现广州市诚信评价自动评分系统与广东省、住建部相关系统的无缝对接和诚信评价数据的逐级上报传输。
研发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实现建筑市场信息化监管。在现有的广州市诚信评价自动评分系统的基础上,拓展研发《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仓库和数字建模等信息技术,整合政府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和企业业务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有效对接和共享数据,同时与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抓住工程质量安全关键监管节点——质量检测监管和重大危险源监测管理,整合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安全动态数据和企业与人员的行为记录数据,形成企业与人员的动态诚信数据并进入诚信信息系统,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真正实现“两场”联动和终身责任管理,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和各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基本可控,在工程建设领域真正形成一个对工程质量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
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统计分析、数据展示、工作追踪等技术手段,扎实推进信息公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督促企业和人员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公开曝光违法违规行为,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制”,从而实现建设领域的阳光政务,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穗建筑〔2014〕146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施工和监理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通知
[2]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穗建筑[2014]112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市场行为诚信评价工作的通知
[3]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创新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提升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3(2):33-35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市[2014]130号 关于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